這次去韓國學韓文的最大目的就是想要加強自己的口語,在台灣學了一年半的時間,每個禮拜只有三個小時的時間練習,聽得懂老師問的問題,卻不知道如何用韓文回應老師,這樣對我來說就失去了學韓文最大的目的---溝通。💭
中韓語言交換指的就是母語分別是中文和韓文的人,互相想學彼此的語言,於是聚在一起隨性的對話,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和四川同學潤來提到,我們班都是外國人所以除了老師,幾乎沒有和韓國人說韓文的機會,很想嘗試看看,於是他提議下次帶我去體驗語言交換,在那邊對話的都是韓國人,還有機會交到朋友,當天下午我就很興奮的和小姨說這件事,旁邊他唸三級的同學就說,他之前也有興趣去參加,但是在網路上查到很多人給的回饋是 “很尷尬沒有話聊”、“根本都在玩”,這樣負面的評論,而且還要買飲料和繳參加費,於是他就打退堂鼓了,聽到的當下,其實聽到當下是挺錯愕的,但是又覺得既然潤來他親自參加過,他又是認真學習的人,不會帶我去那種浪費時間的地方,於是我就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,順便拉著兩個香港同學一起去參加了!👣
前一天晚上,我們填了表單報名,自我評斷一下自己的程度,好讓他們把程度差不多的人排在一起,最怕的就是遇到中文超級好的人一組,會造成依賴性的說中文,最後都沒練習到韓文,我大概是一般生活會話沒問題的程度,然後還可以選想要和誰一組,因為第一次有點擔心,我就填了潤來的名字,兩個香港同學一組,聚會的地點是一家很大的咖啡廳☕,在頂樓四樓,乾淨又安全,適合談話的地方也不會吵到本來在咖啡店的客人。一開始先點杯飲料和繳參加費,其實後來覺得價錢很合理,因為他們似乎有跟店家租場地,再說第一次去也比較便宜,我們這一組有五個人,我和潤來是說中文,另外有三個韓國人,都是男生,其中一個是和潤來很親近的哥哥,我認為他是讓這次練習很順利的其中一個因素,雖然話不多,但他的語感比其他兩位程度好,常常作為我們語言之間的橋樑,另外一個是濟州人,在中國唸過一年的書,相較起來比較敢開口說中文,時間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六點,兩個小時的時間被分為三個部分,一開始是韓文時間,四十分鐘,在這段時間就是拼命說韓文的時候了!大家互相自我介紹了一下,就開始隨便說點什麼,也許是因為第一次去,潤來幾乎都是讓我在跟他們說話,從彼此的興趣談到韓國的飲酒文化、綜藝節目,無話不聊,在聊天的過程去學習新的單字,可能和課堂上學習的比起來用到的機率很低,但印象相對的很更深刻,過程也很有趣,甚至還可以直接問他們說 “我這樣說對嗎?” “那句話用韓文怎麼說?”,能夠得到及時的回應,他們也可以學到這句話中文是怎麼說的,我很喜歡濟州人,他會主動詢問我們懂不懂單詞的意思,然後像老師一樣用很長話去解釋,途中我跟他說 “你說的有點快,可以慢一點嗎?” 他笑笑的說 “好,那等等你說中文的時候,記得也慢慢說~”,是個蠻可愛的男生。👏
接下來是中文時間,一樣也是四十分鐘,對話中最深刻的是潤來在談話的過程中說到了吃苦,剛才沒有提到的最後一個韓國人問了,吃苦和吃力意思上有什麼區別,我當下腦袋一片空白😯,直覺反應就是不一樣所以不知道怎麼解釋,這個時候特別佩服語文老師啊!於是我小心的說了“吃苦有辛苦的意思”,潤來馬上回我 “他們不懂辛苦的意思”,我又更傻了,心裡想那這樣要怎麼解釋,後來就讓熱心的他去解惑了,我安靜的喝飲料看他說的口沫橫飛,希望他們真的有懂,沒糟蹋他的用心良苦啊~笑。中間休息了一下,隨機分組換了一個新的組別,是最後一個中韓時間,在剩下的時間裡,想說什麼語言都可以,第二個組對我來說就真的很 “吃力” 了,遇到了一個韓國演員大叔,因為想學習其他國的演技,就開始學中文,學一個月只會簡單的單子,另一個韓國男生是同歲的朋友,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學中文,才學一個禮拜而已,再加上一個來韓國半個月,偶爾還需要我翻譯的中國內蒙古來的女同學,結束那場之後真的是筋疲力盡,不過氣氛不會很尷尬也練習了非常多,結束後,舉辦聚會的團隊有約大家一起吃晚餐,那時候也是可以練習口語的好機會,聽潤來說會把大家分成兩邊,說中文的一邊,韓文的一邊,就是輕鬆的吃飯閒聊,不用花錢的,但我當下真的不想再跟別人social,於是我們四個人自己去吃炸雞,互相分享剛剛發生的事情。
也許在考試的時候可以考到不錯的成績,但是當要講的時候又吱吱嗚嗚,這樣就失去了語言的趣味,進步的方式有很多,如果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,再好不過了!🚩🚩🚩
中韓語言交換指的就是母語分別是中文和韓文的人,互相想學彼此的語言,於是聚在一起隨性的對話,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和四川同學潤來提到,我們班都是外國人所以除了老師,幾乎沒有和韓國人說韓文的機會,很想嘗試看看,於是他提議下次帶我去體驗語言交換,在那邊對話的都是韓國人,還有機會交到朋友,當天下午我就很興奮的和小姨說這件事,旁邊他唸三級的同學就說,他之前也有興趣去參加,但是在網路上查到很多人給的回饋是 “很尷尬沒有話聊”、“根本都在玩”,這樣負面的評論,而且還要買飲料和繳參加費,於是他就打退堂鼓了,聽到的當下,其實聽到當下是挺錯愕的,但是又覺得既然潤來他親自參加過,他又是認真學習的人,不會帶我去那種浪費時間的地方,於是我就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,順便拉著兩個香港同學一起去參加了!👣
前一天晚上,我們填了表單報名,自我評斷一下自己的程度,好讓他們把程度差不多的人排在一起,最怕的就是遇到中文超級好的人一組,會造成依賴性的說中文,最後都沒練習到韓文,我大概是一般生活會話沒問題的程度,然後還可以選想要和誰一組,因為第一次有點擔心,我就填了潤來的名字,兩個香港同學一組,聚會的地點是一家很大的咖啡廳☕,在頂樓四樓,乾淨又安全,適合談話的地方也不會吵到本來在咖啡店的客人。一開始先點杯飲料和繳參加費,其實後來覺得價錢很合理,因為他們似乎有跟店家租場地,再說第一次去也比較便宜,我們這一組有五個人,我和潤來是說中文,另外有三個韓國人,都是男生,其中一個是和潤來很親近的哥哥,我認為他是讓這次練習很順利的其中一個因素,雖然話不多,但他的語感比其他兩位程度好,常常作為我們語言之間的橋樑,另外一個是濟州人,在中國唸過一年的書,相較起來比較敢開口說中文,時間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六點,兩個小時的時間被分為三個部分,一開始是韓文時間,四十分鐘,在這段時間就是拼命說韓文的時候了!大家互相自我介紹了一下,就開始隨便說點什麼,也許是因為第一次去,潤來幾乎都是讓我在跟他們說話,從彼此的興趣談到韓國的飲酒文化、綜藝節目,無話不聊,在聊天的過程去學習新的單字,可能和課堂上學習的比起來用到的機率很低,但印象相對的很更深刻,過程也很有趣,甚至還可以直接問他們說 “我這樣說對嗎?” “那句話用韓文怎麼說?”,能夠得到及時的回應,他們也可以學到這句話中文是怎麼說的,我很喜歡濟州人,他會主動詢問我們懂不懂單詞的意思,然後像老師一樣用很長話去解釋,途中我跟他說 “你說的有點快,可以慢一點嗎?” 他笑笑的說 “好,那等等你說中文的時候,記得也慢慢說~”,是個蠻可愛的男生。👏
接下來是中文時間,一樣也是四十分鐘,對話中最深刻的是潤來在談話的過程中說到了吃苦,剛才沒有提到的最後一個韓國人問了,吃苦和吃力意思上有什麼區別,我當下腦袋一片空白😯,直覺反應就是不一樣所以不知道怎麼解釋,這個時候特別佩服語文老師啊!於是我小心的說了“吃苦有辛苦的意思”,潤來馬上回我 “他們不懂辛苦的意思”,我又更傻了,心裡想那這樣要怎麼解釋,後來就讓熱心的他去解惑了,我安靜的喝飲料看他說的口沫橫飛,希望他們真的有懂,沒糟蹋他的用心良苦啊~笑。中間休息了一下,隨機分組換了一個新的組別,是最後一個中韓時間,在剩下的時間裡,想說什麼語言都可以,第二個組對我來說就真的很 “吃力” 了,遇到了一個韓國演員大叔,因為想學習其他國的演技,就開始學中文,學一個月只會簡單的單子,另一個韓國男生是同歲的朋友,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學中文,才學一個禮拜而已,再加上一個來韓國半個月,偶爾還需要我翻譯的中國內蒙古來的女同學,結束那場之後真的是筋疲力盡,不過氣氛不會很尷尬也練習了非常多,結束後,舉辦聚會的團隊有約大家一起吃晚餐,那時候也是可以練習口語的好機會,聽潤來說會把大家分成兩邊,說中文的一邊,韓文的一邊,就是輕鬆的吃飯閒聊,不用花錢的,但我當下真的不想再跟別人social,於是我們四個人自己去吃炸雞,互相分享剛剛發生的事情。
也許在考試的時候可以考到不錯的成績,但是當要講的時候又吱吱嗚嗚,這樣就失去了語言的趣味,進步的方式有很多,如果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,再好不過了!🚩🚩🚩
| 潤來帶我們去吃雞的路上 |
留言
張貼留言